之前有不少朋友在問小宇所謂夏天前的整理工作?
以下簡單的介紹,這些做法都是小宇自己的方式、並沒有所謂的絕對,純粹是經驗上跟大家分享,大家可以當作參考、實際還是要配合自己的環境、個人的照顧習慣做調整哦!
因為想趕快把文章寫出來分享、所以照片是前幾天上搬出門前匆匆拍的,所以不夠多、就是至少文章能有圖片可以輔助說明囉!
示範的多肉為:白鬼
小宇通常會準備:
1.夾子或躡子: 清除枯老的下葉、或夾出藏在盆子內的蛞蝓、蝸牛等都很好用。
2.剪刀: 剪除花梗或分株時使用。
剪除花梗
小宇通常為了賞花都會讓肉肉開花,但基本上都是在花開約一半左右就會剪除花梗了~
剪除花梗是不讓開花持續消耗植株的養分(如果不剪除通常都要開很久才會把所有的花開完,而開完花如果不剪除又要等一陣子花梗才會自然乾枯......如果等到那時後,植株會被消耗掉很多養分、有時候型態也會被花梗破壞的變型哦)
仔細檢查植株、整理
像小宇的肉都是很多盆放在一起、而且高高低低,很多時候都會有其他肉的乾葉掉落在上面。
一般不會有什麼重大影養、但如果落葉因雨發霉、腐敗,很大的機率會連帶健康的葉片也受傷,所以一定要用夾子清除。
葉面上的落葉要處理、植株自己本身的下葉也更需要清理啦!
重點就是清除本身已經枯掉的葉子(如果已經發黃,可以很輕鬆就摘除的葉子也可以一併摘掉),這個工作可以讓多肉保持自身的通風、且可以減少夏天惱人蝸牛盤踞在葉下的機會。
小宇因為種得多又懶惰、所以無法經常的巡視或整理,因此會固定來個大掃除、替園子的肉肉做這些工作。相信絕大多數的肉友都是隨時保持植株下葉的乾淨度啦!
側芽的處理
如果整理工作在秋冬春進行,小宇看到側芽多半就是直接剪下來另外種植了、但考量到準備進入夏季,小宇選擇讓小芽跟著媽媽渡夏、雖然會長歪,不過等到秋天再剪下也是可以的!
而且小孩留給媽媽顧、園丁就少一點工作啦!
但是如果側芽是藏在植株底部照不到太陽或完全沒有生長的空間,小宇還是會建議剪下來另行種植,不然小芽是會發育不良甚至衰亡。
施藥與肥
小宇是露天種植的環境,因此夏天避不了要與蝸牛、蛞蝓對抗(這兩種軟體動物會啃食多肉植物),一般情況其實可以用手動清除、但小宇園子的規模真的無法親力親為這項工作,所以就會使用蝸牛藥。
蝸牛藥是會引誘蝸牛們去吃進而毒死他們,但藥被雨水淋過或泡過水後就會失去顯著的效果。鑒於台灣經常有雨,小宇一次都是用用個幾粒平均的灑在盆土上(每盆都會施用)、如果下過雨就再施用一次,雖然施藥很累、但比起手工抓還是省力很多。
小宇也會少量的施用在肉園的角落或潮濕容易有蝸牛生存的地方,至於如何購買請到農藥行詢問蝸牛藥。
施肥的部分小宇是給予180天型的化學肥,夏天一般多肉都是進入生長狀況比較不良的階段、但並不是停止生長,所以夏天前小宇就會施用這種肥料、180天剛好夏天也渡過了,整個夏天小宇就都不會再為多肉施肥囉!
肥料同樣是施灑在土表即可。
以上是小宇整理多肉的經驗分享,這算是最簡單的說明、當然還有很多細節可以聊,但現在就先介紹到這裡,有疑問歡迎在粉絲團提出、小宇盡可能給更詳細的說明哦。
想請問小宇用的蝸牛藥 是哪一種呢
回覆刪除我也是露天養 常常一盆給我抓到三隻內
蝸牛藥都是一樣的,所以直接到農藥行說蝸牛藥就可以囉。
刪除